2021年11月18日 20:50 金靖斌 点击:[]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026人,代表全国1073万党员。50多个外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团以及国内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应邀参加大会。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委员会作政治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报告。
大会通过了各项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一九五八~一九六二)年的建议》,选举了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大会最后选出97名中央委员、73名候补中央委员。
大会首先分析了中国国内形势,指出了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其次大会为全党全国人民制定了新形势下的总任务。这就明确规定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大会为实现这一目标,针对过渡时期经济发展中的冒进现象,再次肯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党的八大通过的新党章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以后制定的第一部党章。新党章根据执政党的特点,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新党章对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则作出了许多新规定,要求“党必须采取有效的办法发扬党内民主”,同时强调“党的民主原则不能离开党的集中原则。党是一切党员都要遵守的纪律联结起来的统一的战斗组织”。新党章在党员义务方面增加了“维护党的团结,巩固党的统一”“对党忠诚老实”等内容。
中共八大的召开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现状的社会主义道路,制定了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路线和方针。八大的主要矛盾理论表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这一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和运用了这一理论。八大的经济建设方针较好地解决了发展规模、速度与具体国情这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这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贡献。虽然八大路线未被真正实行,但是历史的发展证明了它的正确性,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深远意义。
党的八大最主要的理论贡献就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的分析与判断。会议最后通过的决议里边明确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把握与判断是正确的。
党的八大以后,为解决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遗留问题,中央按照“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方针调整经济关系,取得初步进展,并且产生一些搞活经济的新思路。同时,党对农业集体经济内部关系进行调整,以简政放权为内容的改革也逐步展开。






上一条:英国威廉希尔组织观看“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
下一条:学习百年党史 聚集奋进力量【第十四期】党的八大
【关闭】